十八洞村村民在直播銷售當地的土特產。

“看看我們的南瓜,剛從地里摘來的,不甜不要錢”“我手里這款土蜂蜜,產自當地,經過試吃,味道很好……”夜幕降臨,十八洞村的直播帶貨開始了。

記者在現場看到,長凳上坐滿了村民,其中還有不少阿公阿婆,他們身旁擺著自己帶來的各種農副產品,臘肉、土雞蛋、蔬果……曾經靜悄悄的鄉(xiāng)村夜晚變得熱鬧起來。

作為“精準扶貧”的首倡地,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苗寨古村,90%以上為傳統(tǒng)苗家建筑,苗族文化底蘊深厚,是武陵山區(qū)(湘西)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近年來,十八洞村依托原生態(tài)資源和苗族文化,大力發(fā)展“旅游+”產業(yè)體系,開發(fā)苗族傳統(tǒng)文化精品課程,推出非遺展演,探索出一條可復制、可借鑒的旅游助力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之路。村民通過從事直播帶貨、民宿、農家樂、餐飲等旅游相關行業(yè),錢包鼓起來,日子紅火起來。

農產品如何走出大山?這是十八洞村團支部書記施康探索的課題。2019年底,大學畢業(yè)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,開始定期在網絡上直播,講述十八洞村的故事,并開展帶貨幫助村民將山貨賣出去。2021年,施康開始組建直播團隊,通過抖音、視頻號等平臺帶貨,并介紹十八洞村的美食、美景和苗族文化,2024年總銷售額達100多萬元!拔穆冒l(fā)展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,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來到十八洞村,我們的特產也通過網絡‘飛’向了世界各地!

傳統(tǒng)的苗族刺繡、原汁原味的湘西臘肉、甘洌的山泉水、味美多汁的獼猴桃……在施康“小施書記”的直播中,各種優(yōu)質的土特產品琳瑯滿目,加上輕松幽默的聊天氛圍,銷售額迅速上升,不僅幫助本村村民銷售山貨,也吸引隔壁村的阿公阿婆慕名前來,更多山貨由此走出了大山!靶碌囊荒,希望我的直播間粉絲更多,推介村里文旅項目的直播能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十八洞村,通過直播賣山貨能幫助更多村民實現增收!笔┛嫡f道。

讓游客在十八洞村“停留得更久一點兒”,住宿是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十八洞村的阿雅民宿里,老板楊正邦笑呵呵地向游客介紹村里的景點!按謇锏奈穆卯a業(yè)發(fā)展得越來越好,我也想加入其中,于是開了這家民宿!睏钫罱榻B,民宿分為兩層,樓上客房,樓下農家樂,除了提供餐飲,還銷售稻花魚、苞谷酸、臘肉、臘腸等土特產品,有些客人買了一次后覺得好,還會回購。民宿加上農家樂,一年能帶來20多萬元收入。新的一年,楊正邦琢磨著如何讓民宿的運營和當地的文旅發(fā)展理念深度融合,以迎接更多遠道而來的游客。

到十八洞村的那天,記者遇到了吉首大學商學院的師生,他們來此開展黨支部活動。大三學生尹濤表示,這是他第一次來十八洞村。“和之前在網上看到的資料和視頻相比,十八洞村變化挺大的。這里山清水秀,文旅的發(fā)展讓古老的苗寨煥發(fā)出新生機,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。將來有機會,我會帶家人和朋友再來看看!

“綠色、紅色、古色是十八洞村發(fā)展的三種底色,分別代表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精準扶貧和苗族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!笔硕创羼v村第一書記龍科介紹,“新的一年,我們將繼續(xù)發(fā)展特色種植、鄉(xiāng)村旅游等產業(yè),還計劃開發(fā)新的黨建教育和青少年研學基地,推動十八洞村文旅高質量發(fā)展!

編輯:王曉珺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