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-08-2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
2014-08-25 07:00:00 來源:中國廣播網(wǎng) 說兩句 分享到:
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25日開幕 將審議多部法律草案
央廣網(wǎng)北京8月25日消息(記者侯艷 孫瑩)據(jù)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25日開幕,將再次審議預算法修正案草案、安全生產(chǎn)法修正案草案、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等;首次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、廣告法修訂草案等。
行政訴訟是“民告官”的訴訟,而在現(xiàn)實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常常不出庭應訴,“告官不見官”的問題比較突出。在行政訴訟法修改過程中,要求強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意見比較多,對此中華全國律師協(xié)會行政法專業(yè)委員會副主任呂立秋認為不應一刀切。
呂立秋:比如有些行政機關一年的行政訴訟上百件,你讓這個機構機關的負責人出庭應訴的話,其實它是不現(xiàn)實的,市長或者縣長親自出庭,更多的都是那種象征意義的。
立法法是關于我國立法制度的一部重要法律,在2000年亮相之時,其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確定了中央專屬立法權的范圍,在此基礎上,對其他機關的立法權限只作出原則性規(guī)定。在實踐中,哪些事項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、哪些事項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必要時授權其他國家機關立法,還存在不少模糊地帶。而在授權立法中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稅法。
參與立法工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副主任張春生說:我們國家現(xiàn)在大小稅種18個,現(xiàn)在完成了立法程序,或者是由全國人大立的法才有3個,其他的都是以行政法規(guī)的面目出現(xiàn)的。因為稅收是確定的普遍的義務,應該由權力機關立法,完全由行政機關立法,讓居民承擔普遍義務不太合適。
立法權限的另一個大問題是中央和地方立法權限的劃分。目前我國共有49個享有地方性法規(guī)制定權的較大的市,現(xiàn)在普遍的呼聲是要擴大地方立法權的主體范圍,但是如何擴大才能既符合城市發(fā)展的實際,又避免一些城市借助立法權的擴張來發(fā)展經(jīng)濟,導致區(qū)域發(fā)展不平衡的加劇,也值得期待。
編輯:王家樂
參與討論
我想說
相關新聞
頭條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