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即將叩響家門,伴隨著年的腳步到來的還有歸家的游子。他們的車后備箱有“預(yù)制”的濃濃親情,也有滿載的人間煙火。
預(yù)制年貨,盼女歸
旌德縣白地鎮(zhèn)汪村的汪順姣,早早就盯上了遠在上海工作的女兒江澤慧的車后備箱。
一進入臘月,汪順姣就忙活開了,提前和相熟的鄰居預(yù)定年豬,腌制火腿、灌裝香腸,到隔壁村買草魚腌咸魚,自家后院的雞鴨也沒逃過,變成了一只只臘雞臘鴨。地里的高腳白菜、白蘿卜也在汪順姣的巧手下變成一罐罐香菜桿、蘿卜塊。
滿當(dāng)當(dāng)?shù)母魇脚D貨(李傾心攝)
趁著好太陽,曬完臘貨,汪順姣又樂此不疲地從家里翻出春上早早制備下的干筍子、干蕨菜。院子里滿當(dāng)當(dāng)曬得都是為女兒預(yù)制的年貨。汪順姣樂呵呵地說道:“沒幾天女兒就回來過年了,再把這些臘貨、干貨曬個太陽,到時候好讓她帶走。”
問及為啥要為女兒備這多年貨,汪順姣說出了一個母親最樸實的心愿:“就這么一個女兒,還在那么老遠的地方,一年就回來一趟,就想讓她走的時候能多帶點家里的味道,吃的時候就像在家一樣。”
眼瞅著年就近在眼前了,汪順姣攢的雞蛋也鋪滿了一層又一層,終于在盼回了女兒。望著每年如約而至的“年貨”,江澤慧紅了眼眶,“每年都讓我媽不要弄這么多,把自己搞得那么累,但她也不聽,我知道她就是心疼我!
這些預(yù)制好的大包小包年貨,也將塞滿江澤慧的車后備箱,在年后,奔波300多公里后,陪伴她度過整個乙巳蛇年。
謹遵母命,備年貨
12袋旌德大米、8斤旌德黃牛肉、6袋葛根粉、2袋靈芝孢子粉還有若干的干果、糕點……年前的這兩天,李新宇忙活壞了。一下班,她就跑到旌德菜市場、商超采購各式各樣的旌德本土年貨,這都因為來自媽媽張冬梅一條微信語音:“小宇,快過年了,把旌德的年貨都帶回來。”
三年前剛剛大學(xué)畢業(yè)的李新宇從外地來到旌德工作。在這里工作生活的這幾年,李新宇接觸到了許多旌德特產(chǎn)。分享并種草各種旌德好物成了李新宇與家人交流的重要話題之一。漸漸,在她的推薦下,媽媽張冬梅成了旌德的忠實“粉絲”。
后備箱里的各種臘貨(李傾心攝)
因為女兒,陌生的旌德成了張冬梅的第二故鄉(xiāng),每次來旌德,張冬梅最愛逛旌德的菜市場:“旌德的東西感覺品質(zhì)都很好,這里的小青菜都好吃。”
紅色包裝的旌德大米更是成了張冬梅逢年過節(jié)最好的伴手禮,“到親戚家去,提著又好看又實惠,關(guān)鍵這個米煮飯?zhí)貏e好吃!
臨近春節(jié),李新宇在媽媽的遠程遙控下,穿梭在旌德各大年貨市場。對于能在旌德為全家人購置年貨,李新宇感到滿滿的驕傲:“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(nèi),把旌德好東西帶回家,這個年,我也是出了力的。”
年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下班后,李新宇將駕著車滿載一后備箱的旌德年貨,回家團圓過年。(葉志天)
關(guān)注精彩內(nèi)容